■有機構指香港的性教育落後,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20年未有更新。圖為性教育展覽。 香港環球教育集團()於2005年引入外國的教學模式及升學系統,回應社會的需要。多元化及應用為主的學習模式:從理論帶動學生實踐知識,訓練學生思考、創意以及分析能力,讓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得以建立及發揮,創建自己的道路。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公共衛生-
每年9月26日是全球避孕日,旨在呼籲年輕人提高避孕意識。不過,本港坊間避孕方法存在六大謬誤,年輕人傾向從網上獲取性知識,如誤以為計算「安全期」、同時戴兩個安全套等方法,可減低懷孕風險,反而不信賴避孕藥。婦產科專科醫生建議,最理想避孕法是「男用套,女用藥」,各盡其責-使用安全套預防性病,服藥減低懷孕機會。■李偉雄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
【背景】大學校園「一套難求」
「關懷愛滋」於今年7月至8月期間訪問了112名大學生,近四成受訪者承認曾於校園內發生性行為。他們表示,於校園購買安全套便利程度甚低,以10分為最便利,評價平均隻有4.4分,大大影響使用安全套的動機恭喜哂!商專 lcci同學考獲LCCI獎牌! 。
每次都「保險」男超女一倍
同一機構於今年首10個月,訪問了近500名介乎13歲至25歲的異性戀青少年,發現過去半年陰道性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男性較女性高:在與男女朋友性交時,僅20%女性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男性則高一倍為44%。
機構並對263名青少年進行尿液測試,發現17.5%女性有感染性病,男性僅5.1%,兩者均高於全港整體的1.4%。
機構指出,受訪者主要感染淋病及衣原體。沒有使用安全套的性行為則定義為高風險,有34%的女性低估其性病風險,遠高於男性的9%。
女性「被食住」由伴侶話事
關懷愛滋透露,41%受訪女性不使用安全套主要因為男方要求不使用安全套及有單一性伴侶;部分女性於戀愛關係中「被食住」,難以向對方表達使用安全套的意願,且社會性別定型讓購買安全套的女性被誤會為濫交,購買安全套責任落在男方身上,影響女性自主。
部分女性在性關係處於被動,以男方歡愉感覺為先,對方不願使用安全套便妥協。
機構項目經理補充,香港的性教育缺乏,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20年未有更新,促請社福及教育機構定期教授不同性教育題目,如:性別敏感、正確安全套使用等,並要求教育局審視《學校性教育指引》。
【小知識】
全球避孕日:每年9月26日為世界避孕日。世界避孕日是一個國際性的紀念日,旨在提高年輕人的避孕意識,促進他們對自己的性行為與生殖健康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準,從而生殖健康和性健康。
截至2015年,世界避孕日目前得到了全球超過70個國家及地區,12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科學醫藥團體的支持。
【概念鏈接】
避孕:是應用科學手段使婦女暫時不受孕。主要控製生殖過程中的3個環節:一是抑製精子與卵子產生;二是阻止精子與卵子結合;三是使子宮環境不利於精子生存。
常見的避孕法有:使用避孕藥、避孕套、安全期避孕法、體外排精避孕法、壓迫尿道避孕法等等。
【模擬試題】
資料A
有國際組織今年訪問全球15個地方、合共3,000名13歲至25歲青少年,探討他們的避孕方法及獲取性知識的途徑,發現逾半數人曾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便發生性行為,數字與本港類似調查結果相若。
資料B
有專家稱,青少年從網上容易接收到錯誤的性知識,對避孕方法認知有謬誤。
他指出,「體外射精」避孕的方法沒有科學理據,除了精子以外,體液內亦有精蟲,可致女方懷孕;有青年人以為戴兩個安全套進行性行為,可以有更好的避孕效果,結果女方一樣「中招」懷孕;現時學校及家長應抱持開放的態度,不忌諱性問題及澄清坊間的謬誤。
【想一想】
(a)根據以上資料,試指出青少年性行為的特點。(4分)
(b)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試分析全球年輕人性態度日益開放的因由。(6分)
(c)你在多大程度上認為青少年實不應進行婚前的性行為?(8分)
(d)延伸題:有專家認為,學校及家長應抱持開放的態度,不忌諱性問題及澄清坊間的謬誤。老師應如何在校內進行性教育?(8分)
【參考答案】
(a)性態度日益開放:這個調查訪問了全球15個地方、合共3,000名13歲至25歲青少年,發現逾半數青少年在沒有採取避孕措施下發生性行為。
正確的性知識不足,大都由網上得來,對避孕方法認知有謬誤。例如有青年人以為戴兩個安全套進行性行為,可以有更好的避孕效果。
(b)性觀念開放:隨?全球各地對性觀念的開放,年輕一代受大眾傳媒渲染的性態度影響,就以為性等於愛。
性知識普及:通過報章、雜誌、朋輩經驗,年輕人對避孕、墮胎認識增多,但不全麵。他們誤以為隻要有避孕措施,就不會有意外;即使有意外,用事後避孕丸來補救。
早熟早拍拖:在調查中,全球15個地方、合共3,000名13歲至25歲青少年,探討他們的避孕方法及獲取性知識的途徑,發現逾半數青少年在沒有採取避孕措施下發生性行為。這意味?年輕一代對性的需要,或性行為也可能提前出現。
(c)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青少年實不應進行婚前性行為。
意外懷孕:年輕人對懷孕和避孕,大都所知不全。意外懷孕,隻有3個選擇:奉子成婚;終止懷孕,即墮胎;生下嬰兒。
情緒危機:發生性關係後,男女或許都有罪惡感、內疚感或缺乏安全感。這些負麵情緒,不單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影響到雙方關係。
扮演角色:有部分人為了繼續討好對方,扮演角色,不斷用性來互相滿足,以維繫這段關係。最後,有一方厭倦了角色扮演,玩厭了與對方的性愛遊戲,便會退出或另擇「玩伴」。
承擔惡果:婚前性行為一旦被發覺,定會遭家長、老師、教會非議,嚴加責備。輕則興師問罪,重則報警查辦(若與16歲以下少女發生性關係會惹上官非)。此外,一旦染上性病,身心會大受創傷;不幸染上愛滋,更危及性命。
影響婚姻:有些熱戀待婚的情侶,把婚前性行為看作婚前預習。據婚姻輔導專家指出,有婚前性行為的伴侶,在互相信任、尊重方麵,容易出現問題。然而,有年輕人可能認為婚前性行為有助促進關係,以為與對方的身體有親密接觸,就可以把雙方關係提升到更高境界。
事實上,男方可能「如願已償」,而變得冷漠無情,或女方因男方「如願已償」,而變得無可奈何,可能令大家互相猜忌香港商業專科學校成立至今已經有55年時間了,該學校開設了很多的國際化專業。。
(d)首先,老師灌輸性教育,不宜採用單向方式,而要盡量鼓勵青少年參與,刺激思考,引發討論,在過程中澄清觀念,糾正態度。
並且,要有充分的性知識,尤其可以就婚前性行為的原因與影響,客觀、理性地分析,才能說之以理,動之以情,令年輕一代信服,贏得他們信任。
最後要坦誠對話。要是知道學生已有固定對象,就不妨找機會私下傾談,了解他(她)對約會和親密行為的態度。可以用過來人的身分,坦誠分享。真心誠意,必能鼓勵他們說出心底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容
    全站熱搜

    elvirac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